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研工部)网站!

  1. 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
  2. 专业概览
  3. 管理学院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管理学院

  • 来源:研究生院
  • 发布者:
  • 浏览量:

行政管理

所属一级学科:公共管理          

学科专业代码:120401

所在单位:管理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胡信布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行政管理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二级学科。行政管理以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为基础,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工具,着重研究:行政管理的主体——国家等公共组织的行政执行机构;行政管理的客体——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行政管理的依据——公共行政权力和法律制度;行政管理的过程与规律;行政管理的方法、技术与环境及行政管理的历史,以持续创造行政管理方面的理论与知识,揭示行政管理的规律、价值和新的发展趋势,不断丰富、优化和发展行政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

行政管理专业,有行政管理理论与方法、地方政府治理与绩效管理、公共政策评估、政府应急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五个研究方向,培养具有公共服务精神、法治精神、创新精神和公共责任意识,系统掌握公共行政及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了解公共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趋向,具有宽广的知识层面和复合型知识结构,以及较强公共行政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

行政管理专业,实行导师个人分工重点指导与导师组集体负责相统一的培养体制,突显“管政”、“管法”结合的研究与教学特色,采用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实训相结合,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与本科教学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创新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指导教师


 

胡信布,男,教授,管理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mpa教育中心主任,兼任陕西省软科学学会理事以及陕西省政府采购评审、陕西省综合评标评审、陕西省应急管理等专家库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安全政策与应急管理、公共部门人才系统工程等。先后主持完成省部(军种)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主编正式出版教材2本、内部出版教材(指南)5本。获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1/2)、省部(军种)级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1/3/3/4/5)。代表作有:发表《领导者情绪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载《软科学》)、《基于资源约束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鲁棒性调度优化》(载《运筹与管理》)、《野外宿营地区位选取问题研究》(载《人文地理》)。


 

王爱霞,女,研究馆员(教授),法律硕士。参编图书情报学的著作一部,参加翻译译著一部,独著学术专著一部。共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在cssci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一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转载。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已于2019年结项。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其中一项于2017年结项并结为优秀。参与并完成了省级社科基金项目课题一项。主持省级学会项目一项,主持西北政法大学教改项目一项。于2013年荣获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于2007年、2013年两次荣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曾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级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多次荣获省级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


  

龚会莲女,教授,经济学博士,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学理论与方法、地方政府管理与治理。国家公派美国卫斯理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15-2016)。近年来出版专著1部,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发表cssci论文9篇。代表作有:《变迁中的民国工业(1912-1936)——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专著)、《智库与政府关系对政策研究产品交易模式变异的影响:智库独立性的视角》(情报杂志2019年第4期)《研究成果、传递通道与高校智库治理研究》(情报杂志2018年第7期)、《公共危机预警策略的选择逻辑与比较分析》(《行政论坛》2019年第3期)、《论历史感对管理研究的矫正》(《管理学报》2018年第8期)等。


 

霍雅琴,女,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地方政府管理与治理。国家公派美国俄亥俄大学(ohiouniversity)访问学者(2015全年)。2018年获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要代表作有:《陕甘宁边区政府体制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陕甘宁边区特殊性地方政府述论》(《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2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善治”及其当代启示(《理论导刊》2012年第4期)。


 

周伟男,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地方政府改革与治理、区域发展与区域治理、廉政建设与公民参与。主持完成省厅级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2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各类项目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17篇、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全文转载2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编论文1篇,参编著作2部,获省级奖励1项。代表性作有:《历史变迁与理念嬗变:我国党风廉政建设中公众参与模式的回顾与展望》,《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6期;《优化与整合: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治理体系重构》,《理论探索》,2016年第6期;《地方政府跨域治理碎片化:问题、根源与解决路径》,《行政论坛》,2018年第1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以祁连山为例》,《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地方政府生态环境监管:困境阐述与消解路径》,《青海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孙振杰,男,副教授,国际管理专业博士。西北政法大学mpa教育中心秘书,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组织与战略、突发性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市场营销与危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省厅级课题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并获得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二等奖一项。出版个人专著一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科研管理》、《财经问题研究》、《商业经济研究》、《人民黄河》等均为a类期刊。


    张曼,女,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与评价、科技创新网络治理。国家公派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访问学者(2022年3月-9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2019年9月-2020年7月),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理事。主要讲授《管理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及智能法务基础》等课程,多次荣获校级教学比赛奖项;参编多部教材,其中副主编2部;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3项;荣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纵横向项目7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cssci、北大核心论文十余篇。



毕雅丽女,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公共治理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性别平等与公共治理。从2016年至今,先后从事《管理学原理》、《管理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并承担《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课程的研究生教学工作。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立项号:17xrk006),参与国家社科项目一项(立项号:18bzz017),参与省级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立项号:18rke537),已于2020年结项。


    贺琦,男,讲师,工学博士,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危机管理、应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承担《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力资源与大数据分析》、《生产运作与管理》等本科教学工作课程,并承担《公共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生教学工作课程。发表ei检索、cscd、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5篇,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



教育经济与管理

 

所属一级学科:公共管理       

学科专业代码:120403

所在单位:管理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宋鸿雁研究员

 

学科专业简介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研究教育领域公共政策一般理论及方法、教育行政与管理活动及规律的学科。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对各级各类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政策系统、管理过程是主要研究对象。教育经济与管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密切联系,如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等。教育经济与管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针对特定的研究问题,可从一切可以利用的研究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或方法组合,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其主要研究方向有:教育政策、教育领导与管理、教育财政、教育评价、教育统计与测量。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已经形成了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行政、高等学校管理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各方向在各自不同的领域进行了扎实的研究,积累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开设了相关研究生课程。高等教育管理方向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管理理论、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管理比较研究等领域;高等教育行政集中在教育规划、教育政策、教育法治、教育评价等领域;高等学校管理则主要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大学学科建设、教师发展、大学教学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等领域。

    本学科专业导师队伍整体学术力量强,团队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良好,富有创新性。6位导师,其中5位为正高职称。重视研究性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研习。导师组紧密结合三个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教育经济与管理,特别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研究与教学,通过带领研究生参加各级课题,训练学生学术能力和学术规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学科资源条件良好。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社会评价好

 

指导教师


 

闫亚林女,教育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教学信息化与省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生教育督导。南大核心集刊《法学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理论、法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陕西省科研、教改项目7项,作为核心成员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出版著作5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完成重要调研报告10余份。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2人)。2020年获陕西省高等教育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1566885396154570.jpg

王若梅,女,研究员。西北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主任。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管理、高校教师与教学。先后主持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项目、省科技厅项目、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参与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代表作有:《学习型社会的多层面研究》、“近十年国内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综述”“大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探究”“大学人才引进庸俗化之批判”“大学教学学术评价方法之研究”等。曾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高教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等。近年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北政法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等奖励。


1566885466568019.jpg

 宋鸿雁,女,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曾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高教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等。出版专著两部;主持省级社科和省级学会项目等,并参与教育部、省教改重点研究项目等若干项;代表作有:《印度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制度与实践多层面反思”“我国高校质量保障问题探析”等。


 1566885425109554.jpg

窦坤,女,教授,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原理、高校教师与教学。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访问学者。代表作有:《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哲学》等。参与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校优秀青年教学名师。



   董玮,男,正高级经济师,法学硕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退役军人工作法治建设等。先后主持完成省社科联重大项目、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等6项,在《法学教育研究》《陕西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6篇。获得全省高校人才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陕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奖励。


郭艳利,女,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持省部级、厅级项目3项,省高教学会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学位与研究教育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法学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项、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研究中心优秀论文三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工作者、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等。



 

所属一级学科:公共管理          

学科专业代码:120404

所在单位:管理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李晓宁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学科内涵:社会保障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科,是培养社会保障及人力资源等相关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新兴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等特点,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社会保障针对年老、疾病、失能、护理、生育、工伤、伤残、失业、贫困、死亡等各种社会风险应对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通过政府、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合作,为全民提供多层次生存与发展保障,增进民生福祉制度安排的学科。它以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保险学、法学、人口学和现代技术科学,主要研究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公益慈善和基本社会保障服务等内容。

研究范围:社会保障主要为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与技术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权力和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综合性社会管理活动。社会保障学科集中体现公平正义共享理念和可持续、高效率的管理原则,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强调民本情怀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突出战略规划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保障能力等能力建设,与其他二级学科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

学科专业方向:社会保障专业有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劳动关系管理、特殊群体社会保障三个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集中研究社会保障项目设置、权益保障、组织运行、制度效应、国际比较以及社会保障法规、基金管理、实施评估等;人力资源开发与劳动关系管理方向着重研究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中社会保障体系和优化策略;特殊群体社会保障方向重点研究新时期某些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的基本问题,比如运动员、退役军人、新业态从业者等服务保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

学科专业特色:社会保障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原则,依托本校法律方面的专业优势,主要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培养熟练掌握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执行,能够从事管理和教研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也为法院、劳动仲裁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培养专业从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以及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社会保障专业导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良好,整体学术力量强,富有创新性。本专业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团队集体负责相结合、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实训相结合、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通过校企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实践、训练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指导教师



    李晓宁女,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及青年学术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公共管理教指委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人力资源开发和劳动关系管理、社会保障审计等,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或参编教材4部,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社科基金2项、其他省部级或厅局级纵向课题20余项;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省级“教学名师”、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西北政法大学“师德先进个人”和校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并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及多项教学科研奖励;先后受聘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者”“长安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常务理事、西安市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侨联特聘专家、西北政法大学侨联主席等社会职务;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劳资收入分配差距与关系失衡研究》、《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失衡的“连锁效应”分析》。



    潘瑞成男,教授,硕士,西北政法大学体育部主任;研究领域为社会保障与法律制度、人力资源开发与劳动关系管理、社会体育和体育产业。1998年入校以来,先后担任体育部办公室主任、体育部副主任、体育部主任,负责体育部全面工作,有突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工作以来获“陕西省教育厅高校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西北政法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西北政法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西北政法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 “西北政法大学年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年度考核优秀及西北政法大学年终处级干部考核优秀。 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1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编西北政法大学体育部第一本体育教材《大学体育》、参编教材一本,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多项;主要代表作有:《道德哲学与精神哲学: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历史考察与演变范式》、《大型体育赛事的治安防控威胁与情报机制研究》等。



    黄雯女,教授,管理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美国奥本大学访问学者(2019-2020)。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教授,社会保障专业硕士导师。主要从事劳动经济、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等研究工作。发表多篇cssci核心期刊,出版专著一部,主持课题20项,其中省部级课题8项,横向课题6项,厅局级课题6项;2010年获西安市统计局招标课题一等奖;2015年调研报告《陕西省高校女职工权益实现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贯彻落实情况调查研究》获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优秀理论成果三等奖,陕西省教育工会优秀理论成果一等奖;2018年调研报告《陕西省“十三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专题研究》获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9年论文《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培育“三秦工匠”、“三秦最美职工系列”,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研究》获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2021年论文《促进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建议》被陕西省政协月度协商座谈会采用并作为书面发言材料。


杨柳青男,副教授,管理学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任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与领导力、人力资源开发与劳动关系管理;目前承担组织行为学、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参与科研项目课题8项。获全国大学生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协会劳动关系分会理事、劳动关系西部论坛常务理事。主要代表作:《上下级关系对领导行为有效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省级创新体系与我国上市公司r&d投入》、《母公司非垄断者条件下跨国公司研发模式选择研究》。


 

李文琦女,副教授,副译审,硕士,日本京都府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保障与法律制度、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弱势人群社会保障。主讲《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管理》等课程;主持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厅局级2项、校级课题2项;获2015年校级优秀党员,2018年校级优秀教师,2019年校级优秀本科导师。主要代表作有:《积极老龄化视域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于陕西省养老服务现状的考察分析》、《高龄化背景下的日本老年福利保障》、《网络治理视角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机制改进研究》、《日本劳动基准法限制延时工作之借鉴》、《和谐社会背景下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志愿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内涵与实现路径》、《日本老年失能预防服务体系及其启示》。



崔健,女,副教授,硕士。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理事,劳动关系西部论坛秘书长,陕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兼职仲裁员。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管理、特殊群体社会保障。主要讲授《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员素质测评》、《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等专业基础课及核心课。发表期刊文章十余篇,其中被《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等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参编著作一部,荣获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10余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两项,参与省级教改课题3项。参与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单位课题。主要代表作《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从存废争议走向合理调解》、《科技型民营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与优化——基于bsc的视角》、《农民转型期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错位分析与应对策略》、《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国内研究述评:2002-2017》。


所属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

专业名称: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代码:120405

所在单位:管理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尚海洋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学理基础: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隶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与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社会基础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土地管理活动。它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等学科的知识,以系统理念为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决社会或政府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其理论基础主要有: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理论。

学科属性:本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是以社会与政府等公共组织土地资源管理活动的绩效及其可持续利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本学科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学术基础,突出对公共组织在管理土地资源过程中活动绩效的研究,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基于经济原理、指标体系、法律法规对组织土地资源管理行为进行技术性评估,进而提高土地资源使用绩效,实现土地资源公平有效的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研究对象:以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各种土地利用活动以及所涉及的相关社会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土地利用行为的合规问题、绩效问题以及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

内容范围:本学科主要从绩效和可持续利用两个视角分析组织的土地利用情况,包括土地政策管理、地方公共政策、城市发展与规划、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土地金融、土地评估、房地产经济与管理等;土地资源生态系统、土地及人力等生产要素协同发展、土地利用协同性与公平性等方面内容,涉及组织管理土地的整个系统与各环节。

研究方法:本学科的研究范式是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利用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管控土地利用行为、支持公共组织的科学决策、提高土地利用的绩效与可持续性。

学科专业特色:“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是一门介于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之间的应用学科,需要对管理、经济、法学和系统科学有深刻的理解,培养能同时从绩效和可持续利用视角来考察,且能从法律和制度创新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专通结合”、德才兼备的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充分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指导教师

  

    尚海洋男,1981年04月生,教授,理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评估及监测等方面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排名第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排名第二)、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软科学项目1项;在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排名第二)。公开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者,甘肃省“飞天学者”青年学者(2019)。


1566788597111482.jpg

 黎秀蓉,女,1968年1月生,教授,经济学硕士。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理事,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研究员,西安市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地政策与城市管理。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制度变迁探微——基于组织的博弈论视角》1部,主持陕西省教育厅课题“论和谐社会的博弈论基础”、陕西省社科联课题“和谐社会博弈论基础及和谐陕西研究”、咸阳市发改委课题“咸阳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等9项课题,作为副主编参编教材1部。主要代表作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一个尝试》,《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第一卷、《盐铁官营.王朝革命与李约瑟之谜》,《读书》2013年第5期等。2016-2017年度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



冯颖,女,1984年11月生,教授,博士/博士后,现任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美国奥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北京大学、台湾东吴大学访问学者,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者,陕西省科技专家,西安市科技专家,陕西预算与会计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审计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cssci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科研成果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赵杭莉女,1974年09生,副教授,博士。西北政法大学资源冲突与利用研究所所长、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理事、陕西省经济学学会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地资源管理与制度创新。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并获多项科研奖励,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校级项目20多项目,其中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6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目前在研项目3项,被评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指导教师,主要代表作有:《转型期中国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机制分析》《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违法问题研究》等。

数字治理

 

所属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                                                     

学科专业代码:1204j2

所在单位:管理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王卫东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学理基础:数字治理是一门理论性高、应用性强的新兴学科,吸纳了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研究对象及内容:参与式治理是数字治理的基本要求,数字治理依托我校的优势资源,以公共问题为中心,以公众需求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以风险化解与危机管控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公共问题,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政府、企业及各种社会组织对相关领域风险及危机预防、管控的机制优化和能力提升。
研究方法:本学科综合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将传统的研究范式与数字时代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结合起来,以需求分析、机制优化、风险与危机管控为引领,推动管理过程的持续优化与提升。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会技术、懂经济、知管理、明规范、专通结合、德才兼备的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指导教师


    王卫东,男,教授,现任商学院(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数字治理学科组组长、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联盟秘书长,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陕西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参与国家教育部、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社科联等教学科研类项目二十余项,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主持的项目获评共青团中央的“省级一类报告”和“省级二类项目”。指导学生参加“三创”、“互联网”、“大创”等比赛,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奖项或立项。先后获评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师,受到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陕西省扶贫办的表彰。主要研究方向:数字治理、电子商务及法律、网络安全。



1566788279100457.jpg

    淡战平,男,副教授,硕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陕西省信息网络安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陕西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商务风险管理。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管理信息系统》1部,在研科研项目1项:“教育数据治理与质量分析模型研究”,已结科研项目1项:“陕西教育电子政务系统顶层设计”。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风险管理。

图片

    邢继军,男,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电子商务系副主任,陕西省计算机学会会员。近年来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ei检索4篇,学校认定的c类以上论文6篇,2018年主持科技部项目--《人工智能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问题研究》,主持并参与省级以上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并参编教材多部。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主要研究方向:移动电子商务安全、人工智能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姚延婷,女,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数字治理硕士生导师、公共管理专硕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市场营销与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陕西省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品牌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省厅等课题10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级和校级课题8项,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获得陕西省科技厅授予的“2018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荣誉称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 荣誉称号、省级营销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数字经济、品牌管理与产业政策。


    于菊珍,女,副教授,数字治理硕士生导师,任职于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现任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联盟首席秘书、西北政法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及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科研课题近20项,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2部,指导学生参加的教育部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奖达百余次,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最佳指导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主要研究方向:数字经济、数字治理及网络营销。




    高夏媛,女,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获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曾担任陕西省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点实验室总秘书及学术秘书,现任数字治理硕士生导师、学科秘书。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并在《管理学报》、《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等国内外影响力较高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入选石家庄市裕华区“冀青”柔性人才工作站的首批专家;指导本科生参与多项学科竞赛,获优秀指导老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网络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等。

应急管理

 

所属一级学科:公共管理          

学科专业代码:1204z1

所在单位:管理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张夏恒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学科属性和学理基础:应急管理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科,是培养应急管理和风险治理等相关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新兴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等特点,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管理学、灾害学、安全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为基础,运用现代公共管理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以应急管理理论解决重大经济社会热点问题。

    研究对象和内容范围:应急管理是为国家治理和应急管理现代化,提升我国应急管理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为各级各类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涉及应急管理及危机处置等相关的综合性经济社会管理活动。

 学科专业方向:应急管理专业有应急物流管理、应急公共服务管理、应急决策及风险评估三个研究方向。应急物流管理方向集中在应急物流管理理论、应急物流组织机制、应急物资的储存与管理、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及应急物资的运输与配送等;应急公共服务管理方向集中在应急组织管理、应急综合救援管理、应急公共事务资源配置及保障等;应急决策及风险评估方向集中在应急决策理论、应急决策分析方法、应急风险评估及优化方法在应急管理及风险规制中的应用。

 学科专业特色:应急管理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原则,依托本校法律方面的专业优势,主要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培养熟练掌握应急管理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执行,能够从事管理和教研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也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专业从事应急管理、风险规避及危机处置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应急管理专业导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良好,整体学术力量强,富有创新性。本专业实行导师负责和学科团队集体负责相结合、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实训相结合、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通过校企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实践、训练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指导教师

 张夏恒,男,教授,博士,博士后。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术骨干,山东省跨境电商研究院副秘书长,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阿里巴巴集团阿里研究院活水学者,山东省丝路电商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省西咸新区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陕西省科技厅、江西省科技厅、浙江省科技厅、西安市科技局评审专家,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智库专家,山东省跨境电商百人专家,山东省开放人才专项培训行动讲师团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应急管理、跨境电子商务、元宇宙、区块链。国内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知名专家,国内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研究方向工学博士,国内首次提出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理论与观点,国内较早进行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sci、sci、ei、cssci、cscd、北大核心论文9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8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1篇,社会科学文摘转载1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及参编教材6部,主持课题30余项,其中省部级课题4项,获得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5次。主笔撰写《中国(济南)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济南市跨境电商产业链三年工作方案》《延安市“b保”运营扶持政策》,咨政报告多次获得政协省委、副省级领导人、山东省商务厅等部门采纳及批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人文核心期刊)同行评议专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科报)》《现代财经》《产业经济评论》《中国流通经济》《西部论坛》等期刊审稿专家,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青年编委、特邀编辑,《工信财经科技》期刊编辑。主要代表作有:《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研究》《b2c e-commerce logistics network optimization model》《跨境电子商务全产业链集聚的瓶颈及其破解》《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复合系统协同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等。



 罗新远男,教授、正高级工程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早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后毕业于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员、总调度员、高级工程师、基建科长、车间主任、总经理等职,从事过多项技术革新工作并获省部级嘉奖,翻译外文资料70余万字。1994年后,历任外经贸局副局长、岐山县常务副县长、市委副秘书长、金台区委副书记、金台区人民政府区长、对外开放办(招商局)主任(局长)、市外事办主任,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等职务。2005年后,曾经供职于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西北政法大学、陕西开放大学,现任西安培华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兼任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陕西《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廉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一带一路”专委会副主任等。波兰热舒夫信息技术与管理大学(uitm)荣誉教授。比利时联合商学院(ubi)客座教授。曾获国家科学技术部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先进个人;获陕西省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与发展理论、企业理论、社会经济学和廉政风险与管理。主要著作有《当代社会经济学》、《西部区域经济理论探析与实证》、《企业技术创新比较研究》、《周礼村落》等,获省第十四届哲学与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二等奖。



 王静女,三级教授,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和学术交流项目(第一批)访问学者、陕西省社科界优秀社科普及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资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风险与危机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1项结项等级为“优良”、1项目前在研),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以及特别资助项目4项,主持并完成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独立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转载及摘编16篇。获得学术奖励20余项,被评为西北政法大学“十二五”优秀科研工作者奖。主要代表作有:《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陕西装备制造业供应商战略选择研究》等。



 徐毅,男,副教授,管理类哲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主任,西北政法大学信息安全管理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库专家、陕西省教育网信工作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管理、人工智能。主讲课程: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人工智能导论等。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十余项,参与完成软件研发项目二十余项,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2012年、2015年、2018年三次被评为西北政法大学优秀党员,2016年获优秀教学成果奖,2018年被评为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




刘珺,女,讲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企业数字经济、应急管理、文旅企业营销管理。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横向课题等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sci检索2篇,核心论文多篇。主讲《营销策划》、《市场营销学》、《中外应急管理比较》等课程,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好评。获得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等。获评2021年度商学院优秀教师,2022年度校级师德师风优秀教师。主要代表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困境与合作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服务创新研究》、《online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ers》等。



审计学


所属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

学科专业代码:1204z2

所在单位:管理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张荣刚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学理基础:审计学是一门为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和法学的交叉性学科,其既依托政法大学的法学背景对公共组织进行合法合规的财务审计,又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基础进行技术性审计,它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知识,以系统理念为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决各类机构的财务审计、管理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其理论基础主要有:管理学理论、经济学相关理论、法学理论以及社会学相关理论。

 学科属性:本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是以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政府等公共组织审计的规范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本学科以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和法学三个一级学科为学术基础,对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社会组织在运营过程中的业务管理活动进行合法合规的规范性审计、合乎经济原理和财务指标的技术性审计,进而对其相关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管控为导向审计的一门应用型专业。

 研究对象:现代审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以管理过程中各类组织所涉及到的审计为主要研究对象,不仅包括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成为了主要的研究主体。新兴的审计信息化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应用领域。从研究体系来看,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审计理论、审计方法、审计组织和审计制度等审计活动。

 内容范围:研究方向分为现代审计理论、审计技术与大数据审计、审计制度与审计法。学习范围包括管理学、会计学和审计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应用范围包括审计及会计咨询工作,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会计教学与科研工作。 

 学科专业特色:审计学科是一门介于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在对审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有较高要求的同时,又需要对管理、经济、法学和系统科学有深刻的理解,既有法制视角的“合法”审计,还有财务视角的“合规”审计,同时还注重探索环境资源、投资效益等审计新兴领域,培养以风险导向为模式的审计理念,形成“专通结合”、“德才兼备”的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充分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指导教师


 

    张荣刚,男,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是教育部电子商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了40余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核心期刊40余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8篇,并出版《数字视角:文化投融资及其治理》等5部专著;主编《国家治理与审计法律制度》、《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等教材6部。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法学会财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是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第一届陕西省人民政府立法专家库成员。先后获得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研成果奖。




    徐京平,男,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cgma)。西北政法大学团委书记、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术骨干、西北政法大学财务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陕西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证券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审计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投融资决策与风险管理。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课题10余项。



    屈国俊,男,副教授,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1项,厅级课题1项。主要代表作有《低劳动合约签订率与我国农民工的有效保护——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政策选择》等。



    蓝莎,女,副教授,博士。高级会计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审计专家,陕西省会计学会会员、陕西财务成本研究会会员,西安会计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数据审计与企业财务管理和创新管理。主讲《审计理论与实务》、《财务审计》等本科和硕士课程。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主持横向课题4项。主持参编教材3部,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作有《大数据下银行风险管理路径》、《关键审计合伙人轮换制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异质性分析》等。



李普玲,女,副教授,博士生。会计师,陕西财务成本研究会会员、西安市会计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审计理论与实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项目7项,主编/参编教材8部。主要代表作品有《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客户盈利性分析》、《基于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财务流程创新研究》等。


 张瑛,女,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亚洲发展银行专家,全国政治经济学会、马列经济思想史学会会员,期刊《云南财会》、《新疆农垦经济》特邀外审编辑。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与内部审计、审计风险与防范。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厅局级重大科研项目、重点科研项目等9项,参与国际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十余项,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获得各类校内外奖项5项。主要代表作品有《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高技术行业创新产业化的绩效研究》。

 

李丹丹,女,副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术骨干”,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风险管理、审计、数字经济,目前承担会计学原理、内部控制、会计师与企业(双语)等课程的教学。在国内外经济、管理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合作编写《国家治理与审计法律制度》研究生教材1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吴汉利,女,讲师,管理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现任商学院财务审计系党支部书记、审计硕士教学中心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术骨干。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与公司金融、cpa审计、证券法。在《软科学》、《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等cssc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承担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审计


专业名称:审计硕士(maud)

专业代码:025700

所在单位:管理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杨柳青副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学理基础:审计硕士(maud)专业学位是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性学科,它融合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以系统管理理念为指导,运用审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决各类企事业单位在运作和投资全过程中的审计问题。其理论基础主要有:审计基础理论、管理学理论、经济学相关理论、法学理论以及社会学相关理论。

 学科属性:本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以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和法学三个一级学科为学术基础,对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社会组织在运营过程中的业务管理活动进行合法合规的规范性审计、合乎经济原理和财务指标的技术性审计,进而对其相关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管控的一门应用型专业。

 研究对象及内容范围:研究主体方面主要对国家审计、cpa审计与内部审计进行研究;设置国家审计与大数据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三个研究方向。具体包括对中央、地方等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政策评价、投融资绩效与过程管理、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审计研究;对政府、企业内部风险管控合理性、资产统计完整性、财务报告准确性等进行审计研究;对各类财务活动、管理咨询决策、资本市场运营等进行审计研究。

 研究方法:本学科的研究范式是以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主导,以案例与实务相结合的方法为辅助来分析研究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与审计问题。

 学科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学校法学优势学科背景,充分运用管理学和经济学强有力的师资团队,将学历教育与执业教育有机结合,以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和cpa中国注册会计师为导向,既有法制视角的“合法”审计,还有财务视角的“合规”审计,同时还注重探索环境资源、投资效益等审计新兴领域,培养德才兼备、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的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审计人才。

 

指导教师

 

本专业指导老师张荣刚、罗新远、李晓宁、高展军、徐京平、尚海洋、冯颖、张夏恒、黄雯、戴芳、杨柳青、张瑛、屈国俊、蓝莎、李普玲、赵杭莉、崔健、席晓娟、李丹丹、吴汉利详见学术学位指导教师。


 

 李红兵女,副教授,硕士,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西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司法(会计)鉴定人、陕西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审计理论与实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主持参与课题8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会计造假与打假》等

刘维政,男,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审计专硕教育中心副主任。20047月至201711月,历任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科长,审计处副处长。201711月至今,在西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财务审计系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审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承担《会计学原理》《政府审计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商业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级课题10余项,主持了教育部工商管理类教指委、省社科、审计厅、教育厅、省高教学会等项目6项,主持了校级科研、教改、课程建设项目5项;参编教材6本,其中作为副主编2本;荣获教育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教育部工商管理专业教指委教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图片

    蒋园园,女,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长安青年学术骨干,台湾中山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政府审计,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在《当代经济科学》《财经理论与实践》《科学决策》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讲课程为《管理统计学》和《财政学》。

    党琳静,女,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china economic review》《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承担《会计学原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0余项。

图片

    刘凌,男,讲师,工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化审计与风险管理。参与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工作,参编教育部规划教材及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担任《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财务管理》《纳税筹划》等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

    刘聪粉,女,讲师,西安交大博士,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参加多项课题研究,发表数篇学术论文;顺利通过剑桥商务英语(中级),日语(二级),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陕西省第一名;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会计技能大赛,获优秀指导教师;主讲《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业绩管理》《经济效益审计》《经典审计案例》《财务管理》等。

    杨菲,女,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审计与创新管理。承担《中级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在《管理学报》《软科学》《经济问题探索》《economic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省部级基金等多项课题。

图片

    罗岭,女,讲师,管理学博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术骨干,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审计、数字创新。承担《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案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0余项,在《中国管理科学》《科研管理》《运筹与管理》《审计与经济研究》、《经济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内部审计质量、外部审计意见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数字金融、企业风险承担与审计费用》。

图片

刘源,女,讲师,管理学博士,审计专硕教育中心秘书,军民融合研究院研究员,企业合规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在空军装备部某航修保障部队担任质量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合规与风险管理,财务分析与决策、民生和社会保障审计等。在《空军工程大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统计与决策》《系统工程》《中国管理信息化》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承担空军装备部、航材部科研项目,现主持参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市发改委等多项课题和教改项目。主要担任《内部控制》《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财务审计》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

    王方,女,讲师,管理学博士,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西安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网络治理、资源环境审计、财务管理与公司治理。发表sscicssci等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等多项课题。

    张涛涛,女,讲师/中级会计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财务与大数据审计。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期刊2篇、国基金a1篇、ssci期刊2篇、c1篇、北大核心3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并完成1项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课题,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参与科技厅项目1项,同时也参与了多项教改项目,对公司治理、资本市场、大数据审计等领域有深入研究。此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公共管理硕士


专业名称公共管理硕士(mpa)

专业代码:125200

所在单位:管理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胡信布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学理基础: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是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与教育学等的交叉性学科,它融合了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与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以系统管理理念和法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公共管理及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决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问题。其理论基础主要有:管理学理论、政治学理论、法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社会学相关理论。

 学科属性:本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运用公共管理、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党政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

 研究对象及内容范围:研究对象方面主要对党政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所实施的公共管理、提供的公共事务和施行的公共政策等进行研究,包括行政管理及治理能力、公共政策及危机治理、社会保障及资源管理三个方向。具体包括对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军民融合及高等院校治理等政府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和创新研究;对法治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管理、新型公共服务、应急管理及危机治理等问题及相关政策进行探索和创新研究;对公共资源配置、农村社会风险、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养老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退役军人保障等展开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本学科专业的研究范式是以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主导,以案例分析与实证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为辅助来分析研究党政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问题。

 学科专业特色:本学科专业是以公共管理及相近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项目,旨在为党政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从事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分析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培育学生从事公共管理所必需的政治意识、公共精神和创新精神,养成其组织领导、政策分析和团队合作素质,训练其运用公共管理及相近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指导老师


 本专业指导老师闫亚林、王爱霞、黎秀蓉、宋鸿雁、王卫东、王若梅、王静、龚会莲、胡信布、董玮、李文琦、淡战平、邢继军、周伟、郭艳利、姚延婷、杨洁、徐毅、孙振杰、张曼、毕雅丽、贺琦等详见学术学位指导教师。

上一篇:只有一篇

下一篇:只有一篇

网站地图